两年前,按需印刷(POD)对于出版社的编辑来说,还属于新兴技术,只有在讲座、培训中才能听到;而今,它已悄然走进了编辑的工作之中,每个人都免不了要与它打交道。以笔者所在的人民邮电出版社为例,已改进了图书的印制流程,在遇到黑白图书缺货的情况时,直接由发行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发起重印,而不再需要编辑部门的参与。
下面,笔者将从编辑的视角出发,总结一下按需印刷目前对编辑出版工作产生的影响。
正面的影响
1. 降低印数决策风险
脱胎于数字印刷技术的按需印刷,可与“互联网+”等新兴概念紧密结合,做到“互联网+印刷”,即有了网络数据支撑和订单后才开始印刷图书。这种基于已有需求的生产,大大降低了图书印数决策风险。
以往,图书印数是由编辑根据调研结果、经验对市场的主观判断、成本等因素估算出来的,并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许多图书印刷完毕后就没出过库,直接报废的尴尬局面。如今,不仅网店已经成为出版社最重要的发行渠道,就连传统书店的订货、发货等流程也都高度依赖网络,在图书开始销售后,出版社可以掌握实时销售数据。当图书缺货后,发行部门可以根据已有的数据或新增的订单相对准确地决定重印数量。这样,出版社执行降低首印数,然后根据市场反馈来灵活追加生产的策略,从而减小了因编辑判断失误而造成库存积压、最终导致图书报废的风险。
2. 降低库存量,提高周转率
国家在房地产市场大力提倡去库存,同样,出版社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也一直在努力去库存,向管理要效益。当按需印刷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之后,能实现随时重印,补充短缺的库存,图书库存量就能大幅下降,大大减少了仓储成本,提高了周转率。
3. 降低重印门槛
一些图书是编辑眼中的“鸡肋”,每年销售量不高,但又持续有人需要。如果印刷过多,会造成一定的库存积压,存在报废风险;但是如果不一次印足,待卖完后又很难达到重印标准。因为传统印刷在印量小时很不划算,这些书如果不想冒赔钱风险,销售完就不能重印了。如今,这些“死书”都能借助按需印刷“起死回生”,一旦有零星小笔订单,也能立即印刷。相信今后出版社或网店渠道会建立这种没有库存、但能随时“再生”的图书目录,给读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不过这只是从技术角度来讲,现实中还会存在一个问题:由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直保持正数,图书价格水平也不断上涨,而在不重新申请书号的情况下,一本书的定价是不能变动的,这就造成想重印出版时间较早、定价较低的图书时,成本率仍然达不到要求。
尚存在的问题
1. 流程管理待改善
采用POD技术重印时,编辑提供文件后,没有检查数码样、蓝纸等环节,等拿到成品后才能发现问题。有同事曾这样说道:“POD印刷的图书没有一本是顺利的”,曾遇到过文件质量差、版权页出错、封面用纸正反错等各种问题,好在这些问题大多不是出在按需印刷技术本身,而是出在印制部门的流程管理上。
印刷部门应用按需印刷技术的时间尚短,仍处于磨合期,相信随着POD图书品种的增多、操作者经验的增长、工作流程的优化,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2. 电子文件归档不全
前文提到“死书”可借助按需印刷“再生”,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图书。在以“出片印刷”为主的时代,出版社可能还没意识到电子文件归档的重要性,只注意保存菲林软片,没有把最终排版文件视为最重要的数字资源。待需要进行按需印刷时,才发现几年前的文件不是最终出片版本,或者干脆缺损。年代更久远的一些图书,还可能遇到排版系统被淘汰,文件无法打开等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编辑就只能考虑增加校对环节甚至重新排版。好在随着数字资源归档系统的逐步建立,未来的新书面临这样问题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3. 印刷质量与接受程度不足
按需印刷的数字印刷设备大多采用喷墨印刷方式,印刷效果也类似喷墨打印,只不过墨滴尺寸比家用喷墨机的更小,分辨率更高。从实际效果看,采用按需印刷的图书其文字印刷质量还是略不如传统印刷(包括CTP),按需印刷的文字由极细小的点组成而不是单黑线条组成,边缘不实;而图片质量实际要比传统印刷的更细腻,图片中的点小于网点。不过很多刚接触POD的读者还在追求原来的效果,甚至认为按需印刷图书看起来像翻印的盗版书,这是认知上的问题,还需要出版机构的宣传,以提高读者的接受度。
另外,黑白按需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对纸张的选择具有一定要求;彩色按需印刷技术还不够令人满意,因而部分图书尝试后没有加以推广,相信随着设备投资增加、技术升级,这些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4. 离期刊出版仍较远
作为一名同时出版图书和期刊的编辑,笔者深感二者的不同,在图书出版大肆拥抱按需印刷,将其视为掌控库存法宝之时,期刊还与其保持着较远的距离,而且短期内还看不到什么结合点,这是比较遗憾的。
对于编辑而言,无论喜欢与否,或是否完全适应,按需印刷都已经进入了实际的工作之中,并对出版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或许某一天,按需印刷技术会成为出版机构普遍采用的印刷技术,正如当年激光照排取代“铅与火”一样。